
调试乐队话筒的一些技巧
发布的日期英文:2018-05-28 网页曝光率:1497次
第一步:低鼓:低鼓的调试首先从话筒的摆放开始 ,我一般把话筒伸进鼓腔 ,放到距离后鼓皮大约10厘米的地方 ,面对踩锤的位置 。
回到调音台边 ,让鼓手用正常演出的力度来打低鼓 ,先调节增益旋钮 ,让输入增益不要超过+6分贝 ,然后开始做音质调整 。
首先衰减低频旋钮 ,让鼓声先收得比较干净 ,然后调整中频旋钮 ,让鼓声得音头变得清晰 ,最后提升一点高频 ,让鼓皮发出比较清脆的声音 。
这时候 ,仔细听听低鼓的声音 ,如果有:嗡嗡:声 ,就在低频上做文章 ,如果衰减很多了 ,还有这样的声音 ,就在鼓腔里塞上一些吸音的东西 ,比如海绵或者棉花类的 ,我个人感觉比较重的棉花类的效果比较好 ,比如枕头之类的 。
如果调音台均衡有扫频 ,一般对低频的80赫兹频段做衰减 ,中频的1K8-2K5做提升就可以得到清晰的低鼓声音 。
第二步:军鼓:让鼓手用正常力度打军鼓 ,调整沙带 ,让军鼓声音先正常了 ,话筒放在军鼓边缘附近 ,离开边缘大约5厘米 ,高度离开鼓皮大约10厘米 。 在调整的时候 ,也是先调整电平 ,不超过+4分贝 。 一般来说 ,军鼓拾音都有“堂堂”的声音 ,这是泛音 ,会让军鼓的声音显得非常不干净 ,这时就需要衰减一点中频 ,先把堂音减弱 ,然后再调整低频 ,一般来说 ,提升一点低频 ,可以让军鼓的声音变得厚实 ,但不要太多 ,提升太多 ,军鼓的声音就不够爽了 。 最后 ,提升一点高频 ,让军鼓发出很清脆的声音 。 一般来说 ,提升低频可以得到比较松弛的军鼓声 ,而稍微提升一点中频 ,可以得到很有力或者说比较硬的效果 ,高频只要不发出尖利的声音就OK了 。 如果堂音不能很好的消除 ,就在鼓皮边缘用一些胶布粘点海绵块什么的 ,可以有效减低军鼓的泛音 。
第三步:踩镲:话筒放置在踩镲边缘 ,高度大约离开踩镲上盖5厘米 ,在调音的时候 ,先把低频中频和中低频关小 。 单开高频 ,先调出踩镲很清脆的“呲呲"声 ,然后逐渐提升一点中频 ,让踩镲声音变实 ,再提升一点中低频让踩镲声音变得厚实而清晰 ,最后加上一点低频 ,让声音有一点丰满的感觉 。
第四步:低鼓 ,军鼓 ,踩镲平衡:让鼓手同时打低鼓军鼓和踩镲 ,先逐渐推起低鼓的推子 ,到正常位置后 ,再慢慢推起军鼓的推子 ,当军鼓的声音基本和低鼓持平的时候 ,稍微拉低一点低鼓 ,让军鼓的声音稍微突出一点 ,但是不要把低鼓抢了 ,再把踩镲慢慢推起来 ,等听到踩镲的声音足够清晰了 ,就OK了 。
第五步:通通鼓:通鼓的调节就比较简单了 ,只要声音足够清晰就可以了 ,话筒摆放位置与军鼓相同 ,一般适当衰减一点低频 ,提升一点中低频 ,中高频和高频保持平直就差不多了 。
第六步:低通:低通的调节和低鼓有点类似 ,只不过低频衰减量更大一些 ,声音要更干净一些 。 话筒摆放位置与军鼓相同 。
第七步:吊镲 ,为了获得比较宽广的吊镲声 ,一般话筒距离吊镲的位置比较远 ,我一般放置在吊镲上b体育网登录入口约50厘米左右 ,吊镲声音和拾音的话筒关系比较大 ,一般用电容话筒拾音可以得到比较宽广的效果 。 调整吊镲的声音也不复杂 ,只要对低频做一些衰减 ,防止吊镲发出嗡嗡的余音就可以了 ,有时候高频会有点刺耳 ,只要略微一衰减就可以了 。
第八步 ,全体找平衡 ,在刚才调好低鼓军鼓踩镲的基础上 ,慢慢推起通鼓 ,当打通鼓的时候 ,声音能够出来并不会盖住踩镲的时候就可以了 ,低通也是如法炮制 。 吊镲的声音很大 ,调音台上不需要推倒很大的位置即可 。 这样 ,鼓的音色调节就差不多了 。
在调好鼓的音色和鼓组平衡后 ,如果没有使用噪声门 ,整个鼓组的声音还是混成一片 ,不够清晰 ,如果加入噪声门就可以把每个鼓的声音单独分离出来 ,整个鼓组的声音就变得清晰 ,干脆 。 具体做法和调法如下:
1、接入噪声门:用专用的噪声门或者压限器上的噪声门 ,利用INSERT插入线接入每个鼓的输入通道INSERT口 。 噪声门输出电平为0分贝 ,各个噪声门的启动电平开到最小(即等于开启) 。
2、首先打低鼓 ,推起所有鼓组话筒的推子 ,这时候 ,所有的鼓组话筒都可以收到低鼓的声音 ,外面的声音也是响成一片的 。 然后逐个调节其他鼓通道的噪声门启动电平 ,直到其他各个鼓的噪声门处于关闭状态 ,这个时候 ,只有低鼓低鼓通道是打开的 ,外面的音箱里应该只有传出低鼓话筒接受到的声音 。
3、打军鼓 ,再看看此时其他鼓的通道的噪声门有没有给打开的 ,如果有 ,就调大那个通道噪声门的启动电平直到这个通道给关闭 。
4、逐个打各个鼓通道 ,观察其他通道噪声门有没有打开 ,如果还有打开的 ,就调大那个通道的噪声门启动电平 ,直到关闭 。
5、当打某个鼓的时候 ,只有这个通道的噪声门打开 ,而其他通道的噪声门处于关闭状态的时候 ,噪声门就算调好了 。
调好噪声门以后 ,再听听鼓手打鼓的声音 ,你会发现一下子整个鼓组的声音干净很多 ,尤其在鼓SOLO的时候 ,整个鼓的声音应该是干净、爽快的 。
一般鼓组可以选用两台专业的四路噪声门 ,分低鼓、军鼓、踩镲、通鼓、低通、吊镲共六个鼓组通道 ,如果没有的话 ,就需要配4台双路带噪声门的压限器了 。 算起来还是采用专业噪声门比较划算 ,而且针对大部分朋友对压缩器的操作都不甚了解的情况 ,使用单独的噪声门可能更加简单有效 。 由于一般噪声门的价格不是很高 ,这样加入噪声门对于没有条件配备很昂贵的专业鼓话筒的朋友来说 ,效果会好很多的 。
1、吉他:电吉他的音色调节分两步 ,第一步是调整原音色 ,此时请吉他手直通吉他效果器 ,并演奏分解和弦 。 一般电吉他原音色中的低频成分比较重 ,同时中频也比较硬 ,此时衰减一点低频和中频 ,声音就会变得柔顺 。 调整好后 ,问问吉他手喜欢不喜欢 ,一般他们都喜欢比较干净的音色 ,衰减了中频和低频以后 ,声音普遍会干净很多 。 第二步是加效果调节 ,让吉他手接通吉他效果器 ,选择失真类的效果比如重金属之类的(具体什么效果看乐手喜欢什么) ,首先让吉他手弹奏一段吉他SOLO ,一般来说 ,在演奏SOLO的时候 ,吉他的中高频会比较明亮 ,如果此时感觉刺耳 ,就适当衰减一点高频 ,如果调音台均衡有扫频 ,就针对6K8左右的频段进行一点衰减 ,如果减多了 ,声音会变暗 ,有点出不来的感觉 。 如果此时吉他手觉得中频有点空 ,就适当增加一点中频 。 吉他SOLO的感觉就是要很透彻 ,明亮 ,但不能刺耳 。 调好SOLO的感觉后 ,再让吉他手弹奏一段节奏型 ,目的是要调整吉他节奏的厚度和颗粒感 。 提升低频可以增加厚度 ,但过多会让音色混浊 ,一般先做比较大的衰减后再一点一点提升上来到满意位置 ,吉他的颗粒感主要表现在中频和高频的适当匹配上 ,如果高频的量大了 ,会出来粉碎感 ,这样会缺少力度 ,中频过多会感觉声音很硬 ,有令人烦躁的感觉 。 调吉他比较花时间 ,调整的关键就是在于高中低三个频段的音量平衡上 ,需要多和乐手沟通 ,反复调节 。
2、贝司:电贝司在乐队中的作用相当于肌肉 ,如果贝司不好 ,整个乐队就会感觉很单薄 ,但太多了就感觉太臃肿 。 调贝司也是分两步 ,第一步是调整拨弦音色 ,让贝司手弹奏一段 ,一般此时贝司出来的声音是比较混的 ,有轰轰的声音 ,此时需要先衰减贝司的低频 ,把贝司的声音收干净 ,等音箱出来的贝司低音是嘣嘣的声音而不是轰轰的声音 ,每一下拨弦的声音都可以很清晰听清楚的时候就调得差不多了 。 然后第二步是调节打弦音色 ,打弦音色一般要表现贝司的明亮的金属感 ,主要在调节中高频上 ,提升高频可以让贝司打弦的声音变得很明亮 ,但太多提升会让贝司的声音感觉太硬就不对了 。 仔细调整高频和中频的组合 ,让贝司打弦的声音出来一种很“脆”的 ,让人感觉有点想咬牙得感觉 。 这时就调得差不多了 。
3、键盘:演艺厅常用的键盘乐器一般是有电钢琴、合成器 ,因为此类乐器本身音色处理的已经很好 ,调试起来也相对简单 ,我一般只是适当衰减一点中频 ,让键盘乐器的声音不是太硬就可以了 。
这三种乐器在演艺厅使用 ,往往产生问题并不是音色问题 ,而是平衡问题 。 一般来说 ,吉他的音色需要相对突出一些 ,其次是键盘乐器 ,键盘乐器在用弦乐音色铺底得时候 ,适当要提升一点音量 ,贝司刚才说了 ,少了就单多了就肿 ,贝司的低音要裹住低鼓的声音但不要压过低鼓的声音就可以了 。
演艺厅乐器音色的调整和使用什么样的乐器 ,使用什么样的音响设备都有紧密的联系 ,学习调试的关键在于一要和乐手有足够的沟通 ,二要多了解各种乐器的音色 ,三是不借助其他周边设备只用调音台均衡的组合调节来调出需要的音色 ,不要把乐器调节理解的很复杂 ,只要用心 ,三段均衡就能搞定 。
一般演艺厅的乐队配置大约是以下组合:鼓、贝司、键盘、吉他(有时会分主音吉他和节奏吉他) ,有一些地方还会有SAX之类的管乐 。 决定一个演出效果好不好 ,音色的处理固然很重要 ,但乐队中各个声部的音量平衡则直接影响到整体效果 ,我个人认为 ,乐队的平衡更重要一些 。 调乐队平衡的目的在于让各个声部的音量和谐统一 ,不要出现谁抢谁谁压谁的问题 ,做好乐队平衡可以让演员和观众都可以清晰听清楚音乐的细节 。 我的调节方法如下:
首先调整好鼓的平衡 ,前面我有帖子介绍过 ,等鼓组平衡调好了以后 ,让鼓手不要停下了 ,打基本节奏型 ,这时候让贝司进来 ,慢慢加大贝司的电平 ,让贝司的低音音头和低鼓的音头音量基本一致 ,贝司的低音持续音包住低鼓的持续音 ,听起来贝司不要压住低鼓的声音就可以了 。 然后让鼓和贝司一起以基本节奏型演奏 ,这时 ,让键盘手进入 ,首先做键盘铺底音乐的平衡 ,一般是用弦乐音色 ,用大和弦进入 ,慢慢推大键盘乐器的音量 ,让铺底的弦乐音色声音慢慢从鼓和贝司的声音中出来 ,刚出来一点就OK了 ,不要过大 ,不要压住踩镲的声音 。 然后让键盘手同时用电钢琴音色弹奏分解和弦 ,电钢琴的声音略为高于铺底的弦乐声音即可 。 这时候你应该可以感觉到一种比较舒缓的整体音效 。 好了 ,来点狠的 ,请出节奏吉他 ,在舒缓的音乐中加点辣椒面 ,慢慢推高节奏吉他的音量 ,让吉他的声音和贝司音量一致 ,不要压倒军鼓 ,这时候应该感觉有点兴奋了 。 最后请出乐队灵魂主音吉他 ,不管是什么乐队 ,主音吉他手一定是“毛病”比较多的主儿 ,其实也不怪他 ,毕竟主音吉他是乐队灵魂 ,呵呵 。 让主音吉他手弹奏一段明快的SOLO ,注意 ,加大音量到吉他声略大于前面各个声部整体音量 ,请注意 ,是略大于 !这个时候 ,吉他的声音很突出 ,但不要大到盖住其他声部 ,你看看吉他手的表情就知道他满意不满意了 ,如果这个时候他越玩越疯 ,他肯定是满意了 。 如果他左顾右盼的 ,你就该给他大一点了 。 呵呵 ,另外 ,如果只有一个吉他手兼任节奏和主音吉他的时候 ,他在进入SOLO的时候 ,注意适当提升一点吉他电平 ,或者调好一个位置略高于上面设定的音量位置 ,然后告诉他让他自己用效果器的音量脚踏板控制节奏和SOLO的音量 。 这时候 ,总体就差不多了 ,然后问问乐队的哥们儿都感觉怎样 ,适当按照他们的感受微调一下就可以收工了 。
乐队平衡调好后 ,你会感觉他们不再象以前那样要你加这个音量 ,加那个音量 ,因为平衡好了以后 ,各个声部的声音都很清晰 ,他们能清楚听见自己的乐器声音 。
第二步:军鼓:让鼓手用正常力度打军鼓 ,调整沙带 ,让军鼓声音先正常了 ,话筒放在军鼓边缘附近 ,离开边缘大约5厘米 ,高度离开鼓皮大约10厘米 。 在调整的时候 ,也是先调整电平 ,不超过+4分贝 。 一般来说 ,军鼓拾音都有“堂堂”的声音 ,这是泛音 ,会让军鼓的声音显得非常不干净 ,这时就需要衰减一点中频 ,先把堂音减弱 ,然后再调整低频 ,一般来说 ,提升一点低频 ,可以让军鼓的声音变得厚实 ,但不要太多 ,提升太多 ,军鼓的声音就不够爽了 。 最后 ,提升一点高频 ,让军鼓发出很清脆的声音 。 一般来说 ,提升低频可以得到比较松弛的军鼓声 ,而稍微提升一点中频 ,可以得到很有力或者说比较硬的效果 ,高频只要不发出尖利的声音就OK了 。 如果堂音不能很好的消除 ,就在鼓皮边缘用一些胶布粘点海绵块什么的 ,可以有效减低军鼓的泛音 。
第三步:踩镲:话筒放置在踩镲边缘 ,高度大约离开踩镲上盖5厘米 ,在调音的时候 ,先把低频中频和中低频关小 。 单开高频 ,先调出踩镲很清脆的“呲呲"声 ,然后逐渐提升一点中频 ,让踩镲声音变实 ,再提升一点中低频让踩镲声音变得厚实而清晰 ,最后加上一点低频 ,让声音有一点丰满的感觉 。
第四步:低鼓 ,军鼓 ,踩镲平衡:让鼓手同时打低鼓军鼓和踩镲 ,先逐渐推起低鼓的推子 ,到正常位置后 ,再慢慢推起军鼓的推子 ,当军鼓的声音基本和低鼓持平的时候 ,稍微拉低一点低鼓 ,让军鼓的声音稍微突出一点 ,但是不要把低鼓抢了 ,再把踩镲慢慢推起来 ,等听到踩镲的声音足够清晰了 ,就OK了 。
第五步:通通鼓:通鼓的调节就比较简单了 ,只要声音足够清晰就可以了 ,话筒摆放位置与军鼓相同 ,一般适当衰减一点低频 ,提升一点中低频 ,中高频和高频保持平直就差不多了 。
第六步:低通:低通的调节和低鼓有点类似 ,只不过低频衰减量更大一些 ,声音要更干净一些 。 话筒摆放位置与军鼓相同 。
第七步:吊镲 ,为了获得比较宽广的吊镲声 ,一般话筒距离吊镲的位置比较远 ,我一般放置在吊镲上b体育网登录入口约50厘米左右 ,吊镲声音和拾音的话筒关系比较大 ,一般用电容话筒拾音可以得到比较宽广的效果 。 调整吊镲的声音也不复杂 ,只要对低频做一些衰减 ,防止吊镲发出嗡嗡的余音就可以了 ,有时候高频会有点刺耳 ,只要略微一衰减就可以了 。
第八步 ,全体找平衡 ,在刚才调好低鼓军鼓踩镲的基础上 ,慢慢推起通鼓 ,当打通鼓的时候 ,声音能够出来并不会盖住踩镲的时候就可以了 ,低通也是如法炮制 。 吊镲的声音很大 ,调音台上不需要推倒很大的位置即可 。 这样 ,鼓的音色调节就差不多了 。
在调好鼓的音色和鼓组平衡后 ,如果没有使用噪声门 ,整个鼓组的声音还是混成一片 ,不够清晰 ,如果加入噪声门就可以把每个鼓的声音单独分离出来 ,整个鼓组的声音就变得清晰 ,干脆 。 具体做法和调法如下:
1、接入噪声门:用专用的噪声门或者压限器上的噪声门 ,利用INSERT插入线接入每个鼓的输入通道INSERT口 。 噪声门输出电平为0分贝 ,各个噪声门的启动电平开到最小(即等于开启) 。
2、首先打低鼓 ,推起所有鼓组话筒的推子 ,这时候 ,所有的鼓组话筒都可以收到低鼓的声音 ,外面的声音也是响成一片的 。 然后逐个调节其他鼓通道的噪声门启动电平 ,直到其他各个鼓的噪声门处于关闭状态 ,这个时候 ,只有低鼓低鼓通道是打开的 ,外面的音箱里应该只有传出低鼓话筒接受到的声音 。
3、打军鼓 ,再看看此时其他鼓的通道的噪声门有没有给打开的 ,如果有 ,就调大那个通道噪声门的启动电平直到这个通道给关闭 。
4、逐个打各个鼓通道 ,观察其他通道噪声门有没有打开 ,如果还有打开的 ,就调大那个通道的噪声门启动电平 ,直到关闭 。
5、当打某个鼓的时候 ,只有这个通道的噪声门打开 ,而其他通道的噪声门处于关闭状态的时候 ,噪声门就算调好了 。
调好噪声门以后 ,再听听鼓手打鼓的声音 ,你会发现一下子整个鼓组的声音干净很多 ,尤其在鼓SOLO的时候 ,整个鼓的声音应该是干净、爽快的 。
一般鼓组可以选用两台专业的四路噪声门 ,分低鼓、军鼓、踩镲、通鼓、低通、吊镲共六个鼓组通道 ,如果没有的话 ,就需要配4台双路带噪声门的压限器了 。 算起来还是采用专业噪声门比较划算 ,而且针对大部分朋友对压缩器的操作都不甚了解的情况 ,使用单独的噪声门可能更加简单有效 。 由于一般噪声门的价格不是很高 ,这样加入噪声门对于没有条件配备很昂贵的专业鼓话筒的朋友来说 ,效果会好很多的 。
1、吉他:电吉他的音色调节分两步 ,第一步是调整原音色 ,此时请吉他手直通吉他效果器 ,并演奏分解和弦 。 一般电吉他原音色中的低频成分比较重 ,同时中频也比较硬 ,此时衰减一点低频和中频 ,声音就会变得柔顺 。 调整好后 ,问问吉他手喜欢不喜欢 ,一般他们都喜欢比较干净的音色 ,衰减了中频和低频以后 ,声音普遍会干净很多 。 第二步是加效果调节 ,让吉他手接通吉他效果器 ,选择失真类的效果比如重金属之类的(具体什么效果看乐手喜欢什么) ,首先让吉他手弹奏一段吉他SOLO ,一般来说 ,在演奏SOLO的时候 ,吉他的中高频会比较明亮 ,如果此时感觉刺耳 ,就适当衰减一点高频 ,如果调音台均衡有扫频 ,就针对6K8左右的频段进行一点衰减 ,如果减多了 ,声音会变暗 ,有点出不来的感觉 。 如果此时吉他手觉得中频有点空 ,就适当增加一点中频 。 吉他SOLO的感觉就是要很透彻 ,明亮 ,但不能刺耳 。 调好SOLO的感觉后 ,再让吉他手弹奏一段节奏型 ,目的是要调整吉他节奏的厚度和颗粒感 。 提升低频可以增加厚度 ,但过多会让音色混浊 ,一般先做比较大的衰减后再一点一点提升上来到满意位置 ,吉他的颗粒感主要表现在中频和高频的适当匹配上 ,如果高频的量大了 ,会出来粉碎感 ,这样会缺少力度 ,中频过多会感觉声音很硬 ,有令人烦躁的感觉 。 调吉他比较花时间 ,调整的关键就是在于高中低三个频段的音量平衡上 ,需要多和乐手沟通 ,反复调节 。
2、贝司:电贝司在乐队中的作用相当于肌肉 ,如果贝司不好 ,整个乐队就会感觉很单薄 ,但太多了就感觉太臃肿 。 调贝司也是分两步 ,第一步是调整拨弦音色 ,让贝司手弹奏一段 ,一般此时贝司出来的声音是比较混的 ,有轰轰的声音 ,此时需要先衰减贝司的低频 ,把贝司的声音收干净 ,等音箱出来的贝司低音是嘣嘣的声音而不是轰轰的声音 ,每一下拨弦的声音都可以很清晰听清楚的时候就调得差不多了 。 然后第二步是调节打弦音色 ,打弦音色一般要表现贝司的明亮的金属感 ,主要在调节中高频上 ,提升高频可以让贝司打弦的声音变得很明亮 ,但太多提升会让贝司的声音感觉太硬就不对了 。 仔细调整高频和中频的组合 ,让贝司打弦的声音出来一种很“脆”的 ,让人感觉有点想咬牙得感觉 。 这时就调得差不多了 。
3、键盘:演艺厅常用的键盘乐器一般是有电钢琴、合成器 ,因为此类乐器本身音色处理的已经很好 ,调试起来也相对简单 ,我一般只是适当衰减一点中频 ,让键盘乐器的声音不是太硬就可以了 。
这三种乐器在演艺厅使用 ,往往产生问题并不是音色问题 ,而是平衡问题 。 一般来说 ,吉他的音色需要相对突出一些 ,其次是键盘乐器 ,键盘乐器在用弦乐音色铺底得时候 ,适当要提升一点音量 ,贝司刚才说了 ,少了就单多了就肿 ,贝司的低音要裹住低鼓的声音但不要压过低鼓的声音就可以了 。
演艺厅乐器音色的调整和使用什么样的乐器 ,使用什么样的音响设备都有紧密的联系 ,学习调试的关键在于一要和乐手有足够的沟通 ,二要多了解各种乐器的音色 ,三是不借助其他周边设备只用调音台均衡的组合调节来调出需要的音色 ,不要把乐器调节理解的很复杂 ,只要用心 ,三段均衡就能搞定 。
一般演艺厅的乐队配置大约是以下组合:鼓、贝司、键盘、吉他(有时会分主音吉他和节奏吉他) ,有一些地方还会有SAX之类的管乐 。 决定一个演出效果好不好 ,音色的处理固然很重要 ,但乐队中各个声部的音量平衡则直接影响到整体效果 ,我个人认为 ,乐队的平衡更重要一些 。 调乐队平衡的目的在于让各个声部的音量和谐统一 ,不要出现谁抢谁谁压谁的问题 ,做好乐队平衡可以让演员和观众都可以清晰听清楚音乐的细节 。 我的调节方法如下:
首先调整好鼓的平衡 ,前面我有帖子介绍过 ,等鼓组平衡调好了以后 ,让鼓手不要停下了 ,打基本节奏型 ,这时候让贝司进来 ,慢慢加大贝司的电平 ,让贝司的低音音头和低鼓的音头音量基本一致 ,贝司的低音持续音包住低鼓的持续音 ,听起来贝司不要压住低鼓的声音就可以了 。 然后让鼓和贝司一起以基本节奏型演奏 ,这时 ,让键盘手进入 ,首先做键盘铺底音乐的平衡 ,一般是用弦乐音色 ,用大和弦进入 ,慢慢推大键盘乐器的音量 ,让铺底的弦乐音色声音慢慢从鼓和贝司的声音中出来 ,刚出来一点就OK了 ,不要过大 ,不要压住踩镲的声音 。 然后让键盘手同时用电钢琴音色弹奏分解和弦 ,电钢琴的声音略为高于铺底的弦乐声音即可 。 这时候你应该可以感觉到一种比较舒缓的整体音效 。 好了 ,来点狠的 ,请出节奏吉他 ,在舒缓的音乐中加点辣椒面 ,慢慢推高节奏吉他的音量 ,让吉他的声音和贝司音量一致 ,不要压倒军鼓 ,这时候应该感觉有点兴奋了 。 最后请出乐队灵魂主音吉他 ,不管是什么乐队 ,主音吉他手一定是“毛病”比较多的主儿 ,其实也不怪他 ,毕竟主音吉他是乐队灵魂 ,呵呵 。 让主音吉他手弹奏一段明快的SOLO ,注意 ,加大音量到吉他声略大于前面各个声部整体音量 ,请注意 ,是略大于 !这个时候 ,吉他的声音很突出 ,但不要大到盖住其他声部 ,你看看吉他手的表情就知道他满意不满意了 ,如果这个时候他越玩越疯 ,他肯定是满意了 。 如果他左顾右盼的 ,你就该给他大一点了 。 呵呵 ,另外 ,如果只有一个吉他手兼任节奏和主音吉他的时候 ,他在进入SOLO的时候 ,注意适当提升一点吉他电平 ,或者调好一个位置略高于上面设定的音量位置 ,然后告诉他让他自己用效果器的音量脚踏板控制节奏和SOLO的音量 。 这时候 ,总体就差不多了 ,然后问问乐队的哥们儿都感觉怎样 ,适当按照他们的感受微调一下就可以收工了 。
乐队平衡调好后 ,你会感觉他们不再象以前那样要你加这个音量 ,加那个音量 ,因为平衡好了以后 ,各个声部的声音都很清晰 ,他们能清楚听见自己的乐器声音 。
上一篇:
数字化设备-- 接口箱 接口箱的功能
下一篇:
音响效果差的三个最常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