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馈抑制器的工作原理
发布信息日期时间:2018-07-31 查看量:2051次
反馈抑制器内部是由多单元的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 。
首先在输出端取出音频信号送入比较电路,进行音频段自动跟踪扫描,可识别50Hz~15kHz中的所有反馈频率,然后将反馈的频率送入移相器进行移相处理 ,再将信号送入输入端 ,这时的音频信号已将产生反馈的频率过滤掉了 ,并且总体传声增益得到了提高 。
如果再增大传声增益 ,可能又有新的反馈频率出现 ,这时第二路反馈控制声道将开始工作 ,以抑制反馈的产生 。
反馈控制声道的路数依设反绩抑制器寻找反馈抑制点通常有两种方式 。
一种是将反馈抑制器串接在调音台和功备而定 。
间置于旁路状态 ,按正常方法调节调音台、功放和其他设备 ,调试完毕后将反馈抑制器置于选通位置,慢慢增加音量,直至出现啸叫,反馈抑制器会快速(0.4s内)将反馈抑制掉此时反馈抑制器的第一个滤波频率点设置完毕 ,并被存储起来 。 然后重复上述过程 ,设置第二个滤波频率点 ,直至反馈全部消除 。 这种方法适用于传声器(俗称话筒)位置相对固定的场合 。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动态模式 ,即: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扫描寻找反馈频率点(扫描速度为每秒7~8次 ,在准确分析出啸叫频率点后 ,再利用生成的再利用窄带滤波器进行制
间置于旁路状态 ,按正常方法调节调音台、功放和其他设备 ,调试完毕后将反馈抑制器置于选通位置,慢慢增加音量,直至出现啸叫,反馈抑制器会快速(0.4s内)将反馈抑制掉此时反馈抑制器的第一个滤波频率点设置完毕 ,并被存储起来 。 然后重复上述过程 ,设置第二个滤波频率点 ,直至反馈全部消除 。 这种方法适用于传声器(俗称话筒)位置相对固定的场合 。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动态模式 ,即: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扫描寻找反馈频率点(扫描速度为每秒7~8次 ,在准确分析出啸叫频率点后 ,再利用生成的再利用窄带滤波器进行制
上一篇:
反馈抑制器的连接要点
下一篇:
反馈产生的原因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