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耳的听觉特性
披露日期时间:2018-08-12 搜索量:1744次
非同时掩蔽
非同时掩蔽具有如下特点 。
①掩蔽声在时间上越接近被掩蔽声 ,掩蔽量越大 ,即掩蔽效应越强 。
②掩蔽声与被掩蔽声相距时间很近时 ,后掩蔽作用大于前掩蔽作用 ,即后掩蔽在实践中更重要 。
③掩蔽声强度增加时 ,掩蔽量并不按比例增大 。 例如掩蔽声增加10dB,掩蔽量只提高3dB
④单耳的掩蔽效应比双耳显著 。
般情况下 ,同时掩蔽的掩蔽效应在频率的两侧是不对称的 ,低频掩蔽声对高频掩蔽声
起作用 ,而高频掩蔽声对低频掩蔽声作用不大 。 但噪声声级超过30dB后 ,上述现象被突破 ,低于噪声频率的声音也受到掩蔽 ,称为远掩蔽 。 远掩蔽效应是对称的 ,而且掩蔽范围随噪声带宽及其频谱的增加而增加 。
掩蔽声和被掩蔽声分别加于两耳 ,也能产生掩蔽这显然是因为有较高级的听觉系统参与作用 ,所以称为中枢掩蔽 。 中枢掩蔽的效果较小 ,比单耳情况下的掩蔽量低50~60dB 。 掩蔽效应是对称的 ,它受频率的制约 ,最大掩蔽效应发生在掩蔽声和被掩蔽声频率附近
听觉的掩蔽效应在电声领域被广泛应用 。 如动态降噪 ,就是根据不同节目对噪声的掩蔽不同的原理设计的 。 掩蔽效应不仅是听觉生理现象 ,也是心理现象 ,“鸡尾酒会效应”就是其中的一例 。 鸡尾酒会效应是指当注意力十分集中时 ,或对比较熟悉的声音 ,人可以从相当严重的掩蔽噪声下 ,有选择地倾听想要听的声音 。 听觉的这种抗掩蔽效应 ,使得在信噪比只有0dB时 ,人耳仍能保持一定的语言可懂度 。
非同时掩蔽具有如下特点 。
①掩蔽声在时间上越接近被掩蔽声 ,掩蔽量越大 ,即掩蔽效应越强 。
②掩蔽声与被掩蔽声相距时间很近时 ,后掩蔽作用大于前掩蔽作用 ,即后掩蔽在实践中更重要 。
③掩蔽声强度增加时 ,掩蔽量并不按比例增大 。 例如掩蔽声增加10dB,掩蔽量只提高3dB
④单耳的掩蔽效应比双耳显著 。
般情况下 ,同时掩蔽的掩蔽效应在频率的两侧是不对称的 ,低频掩蔽声对高频掩蔽声
起作用 ,而高频掩蔽声对低频掩蔽声作用不大 。 但噪声声级超过30dB后 ,上述现象被突破 ,低于噪声频率的声音也受到掩蔽 ,称为远掩蔽 。 远掩蔽效应是对称的 ,而且掩蔽范围随噪声带宽及其频谱的增加而增加 。
掩蔽声和被掩蔽声分别加于两耳 ,也能产生掩蔽这显然是因为有较高级的听觉系统参与作用 ,所以称为中枢掩蔽 。 中枢掩蔽的效果较小 ,比单耳情况下的掩蔽量低50~60dB 。 掩蔽效应是对称的 ,它受频率的制约 ,最大掩蔽效应发生在掩蔽声和被掩蔽声频率附近
听觉的掩蔽效应在电声领域被广泛应用 。 如动态降噪 ,就是根据不同节目对噪声的掩蔽不同的原理设计的 。 掩蔽效应不仅是听觉生理现象 ,也是心理现象 ,“鸡尾酒会效应”就是其中的一例 。 鸡尾酒会效应是指当注意力十分集中时 ,或对比较熟悉的声音 ,人可以从相当严重的掩蔽噪声下 ,有选择地倾听想要听的声音 。 听觉的这种抗掩蔽效应 ,使得在信噪比只有0dB时 ,人耳仍能保持一定的语言可懂度 。
上一篇:
多路传声器(话筒)的使用要点
下一篇:
家用的背景音乐定压和家庭影院定阻音响功放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