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响工程系统调试方法
发布消息日期英文:2017-08-31 网页阅读数:2083次
音响工程的调试一般分为系统调试和声音调试 ,这里介绍一下系统调试的步骤 ,下面的系统调试步骤是我一般采用的 ,介绍给大家分享 。
音响工程调试第一步:
系统电平初步调试
1、线路检查按照系统配置连接图纸 ,仔细检查线路连接 ,确认没有问题 。
2、设备初始状态设置把功放输入设置为最小 ,把所有周边设备的输入输出旋钮设置为0分贝位置或中间位置 。 按照从前级到后级的顺序通电(先不开功放) ,检查所有设备通电正常后 ,给功放通电 。
3、初步检查系统状态适当开大功放的增益控制 ,CD中放入一张熟悉的音乐 ,调整调音台输入电平到基本正常位置 。 慢慢推起一点调音台推子 ,听听音箱发出来的声音是否正常 ,是否失真 ,如果不正常就立即关机检查 。
4、音箱及系统极性检测系统基本正常后 ,打开所有设备电源 ,功放电平设置在最大 ,拉下调音台输出推子 ,相位仪发生器接入调音台输入通道 ,打开相位仪电源调整输出增益和调音台输入增益到调音台指示表为0分贝 。 慢慢推起调音台输出推子 ,等音箱中发出的“砰砰”声达到足够的响度(如果响度不够 ,测试结果有时不准确) ,用相位仪检测器检查每只音箱是否同相或与音箱说明书的描述一致 。 检测时最好关闭其他的音箱 ,防止干扰 ,逐个检测比较准确 。 如果有不正常的 ,检查音箱线是否接反或者是系统连接线是否有反相的 。 调转或更换后再检测 。
5、相位调整如果同时使用超低频和全频的组合 ,由于分频系统的存在以及安装位置的原因 ,可能会有交叉频率干扰或延时时间不同引起的相位问题 ,所以需要进行相位调整 。 粉红噪声(PINKNOISE)发生器接到调音台输入通道 ,调整电平到正常位置 ,相位仪测试话筒放在场地中间 ,与音箱成正三角形的位置 。 推起调音台输出推子 ,检查频谱仪屏幕在全频与超低频音箱分频频率附近的频段有没有出现谷点 。 如有 ,提升均衡器相应频段 ,如果提升不上来 ,就是存在相位问题 。 出现相位问题会直接影响音质 ,而且用均衡器无非解决 。 要解决相位问题就需要调整分频器的相位角或音箱之间的延时时间 。 调整时 ,注意看频谱仪显示 ,首先调节低频分频器的相位角 ,看看有没有改善 ,如果有改善 ,确定一个最佳的数值后再调节延时时间 ,延时时间调整要看现场情况 ,如果低频音箱距离坐席近 ,就需要对低音做延时调节 ,同样也是看频谱仪屏幕 ,调整延时时间使曲线尽量平一点 。 把相位干扰减少到最低 。
6、频率均衡在做完上面的调节后 ,就需要调节系统的频率响应曲线 。 把频谱仪的测试话筒放在坐席区域内的一个位置 ,播放粉红噪声声源 ,观看频谱仪显示 ,对有缺陷的地方 ,利用均衡器进行修正 。 然后把测试话筒放到不同的地方 ,再反过来调均衡 ,多变化几个位置 ,反复调整均衡使各个区域的频响曲线都尽可能平直 ,均衡器就算大致调好了 。
7、动态控制设备调节一般动态调节设备就是压限器 ,压限器如果是链式连接串连在系统中的 ,一般都是作为保护系统使用 ,所以主要是利用压限器的限幅功能 。 限幅器的设置我一般这样操作:压限器设置为直通(BYPASS) ,输入输出增益设置为0分贝 ,压缩比设置为“无穷大” ,然后调音台送出粉红噪声信号 ,逐渐推大 ,观察功放的输入电平指示灯 ,当削波指示灯(CLIP)点亮后 。 接入压限器 ,调节启动电平旋钮 ,使功放输入削波指示关闭 。 然后把调音台输出提升6分贝或让输出电平指示灯达到+6分贝 ,再调一点启动电平 ,使功放削波指示灯刚刚开始闪烁即可 。 到此为止 ,系统的电平调试就完成了 ,至于音色调节和效果处理(包括效果器 ,激励器等)一般属于调音师的任务了 。 当然 ,在音响工程中 ,这也一般是由音响公司的技术人员来做 。
音响效果调节第二步:避免啸叫及演唱话筒音色的调试
①监听系统按第一步里面的方法调好一只话筒的电平 ,先不加调音台的话筒均衡 ,调音台通道推杆放在0分贝位置(如果给舞台监听的信号是取自推子后辅助输出就这样做) 。 话筒放到舞台上主要位置 ,打开监听输出总控(AUX)逐渐推高输出 ,等话筒引起某个频段啸叫后 ,微调AUX旋钮使啸叫稳定在某个音量水平上 ,然后调整对应的均衡器 ,使这个频段的啸叫消除 ,再继续提高音量 ,等另一个频段的啸叫产生后 ,再通过调节均衡器消除 ,依此类推 ,等调音台输出电平推杆或AUX旋钮调整到正常位置(比如0dB) ,话筒不再产生啸叫了 ,OK ,拉下调音台推子 。 此方法用于找出声场内容易引起共振的啸叫点 ,然后适当降低话筒通道的电平 ,找个人上台对着话筒讲话 ,再逐渐提高话筒音量到正常位置 ,如果还有啸叫的 ,再通过均衡器消除 。 操作要点:一定要控制好电平 ,让啸叫出现后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然后再调节就比较准确 。 操作一定要慢 ,不然一叫起来 ,就没办法逐个找到正确的啸叫点了 。 房间内的共振点一般都在5-6个点左右 ,如果反馈点过多 ,那就需要检查音箱的摆位是否合理了 。
②主扩声系统调完监听的啸叫点后 ,再按照同样的方法调节主扩声系统 ,如果主扩声是双声道系统 ,先关闭一个通道 ,推调音台的输入推子 ,逐渐加大音量来找啸叫点 。 调好一个通道后 ,关掉这个通道调另一个 ,两边都调好后 ,再把两个通道同时推起来再检查是否还有其他的啸叫点 ,再通过均衡器消除 。
2、在啸叫问题得到解决后 ,进行话筒音色的调节
①人声话筒用一只品质比较高的话筒作为参考 ,(我推荐使用SHUREBETA87A) ,调节话筒输入通道的均衡 ,使使用的话筒的音色尽量接近用来参照的高品质话筒 ,详细方法参阅我以前发的帖子 。 完成这一步后 ,话筒音色一般都能满足大部分演员的要求 ,然后让演员对话筒试音 ,按演员的要求 ,对调音台通道均衡做适当的微调即可 。
②加效果话筒原音色调整好后 ,可以把混响加入 ,用效果器选择合适的效果类型 ,打开调音台的对应的AUX输出 ,同时调整效果器输入电平和调音台辅助输出电平 ,对话筒讲话 ,看输出到效果器的信号是否过大或者过小 ,一般把此信号控制在0分贝 。 效果器混合比设置为100% ,然后逐渐开大效果器的输出电平 ,检测输出回调音台的电平是否正常 ,如果正常了 ,逐渐加大效果器返回的旋钮 ,根据演员的要求 ,把效果器的量设置到合适的水平 。 加效果以后 ,由于人工混响的存在 ,可能产生新的啸叫点 ,一般容易在低频段出现第一个啸叫点 ,最好效果器返回是接入到调音台的线路输入的 ,这时就可以调节这个输入通道的均衡来消除啸叫 。 soundman点评:作为一个正规的音响工程公司来说 ,配备专业的测试仪器我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毕竟很多客观的技术指标是不能够单靠耳朵来分辨的 ,利用仪器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正确的调试 。 当然 ,很多从事现场调试的朋友不具备这个条件 ,如果不借助仪器 ,很多人完全相信自已听音感觉,是存在有一定缺陷的,经验积累的主观判断可作为参照的 ,毕竟人和人的感受不同 。 长期从事现场调音的朋友有足够的听音感觉,如果加上正确的理解 ,同样是可以改善调试效果的,但前提是你必须深刻了解设备的各种客观技术指标在不同声场时所产生的变化 。 主观的听音调试建立在客观技术指标的基础之上,这能让你最大限度发挥你的调音能力,把设备的优势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系统电平初步调试
1、线路检查按照系统配置连接图纸 ,仔细检查线路连接 ,确认没有问题 。
2、设备初始状态设置把功放输入设置为最小 ,把所有周边设备的输入输出旋钮设置为0分贝位置或中间位置 。 按照从前级到后级的顺序通电(先不开功放) ,检查所有设备通电正常后 ,给功放通电 。
3、初步检查系统状态适当开大功放的增益控制 ,CD中放入一张熟悉的音乐 ,调整调音台输入电平到基本正常位置 。 慢慢推起一点调音台推子 ,听听音箱发出来的声音是否正常 ,是否失真 ,如果不正常就立即关机检查 。
4、音箱及系统极性检测系统基本正常后 ,打开所有设备电源 ,功放电平设置在最大 ,拉下调音台输出推子 ,相位仪发生器接入调音台输入通道 ,打开相位仪电源调整输出增益和调音台输入增益到调音台指示表为0分贝 。 慢慢推起调音台输出推子 ,等音箱中发出的“砰砰”声达到足够的响度(如果响度不够 ,测试结果有时不准确) ,用相位仪检测器检查每只音箱是否同相或与音箱说明书的描述一致 。 检测时最好关闭其他的音箱 ,防止干扰 ,逐个检测比较准确 。 如果有不正常的 ,检查音箱线是否接反或者是系统连接线是否有反相的 。 调转或更换后再检测 。
5、相位调整如果同时使用超低频和全频的组合 ,由于分频系统的存在以及安装位置的原因 ,可能会有交叉频率干扰或延时时间不同引起的相位问题 ,所以需要进行相位调整 。 粉红噪声(PINKNOISE)发生器接到调音台输入通道 ,调整电平到正常位置 ,相位仪测试话筒放在场地中间 ,与音箱成正三角形的位置 。 推起调音台输出推子 ,检查频谱仪屏幕在全频与超低频音箱分频频率附近的频段有没有出现谷点 。 如有 ,提升均衡器相应频段 ,如果提升不上来 ,就是存在相位问题 。 出现相位问题会直接影响音质 ,而且用均衡器无非解决 。 要解决相位问题就需要调整分频器的相位角或音箱之间的延时时间 。 调整时 ,注意看频谱仪显示 ,首先调节低频分频器的相位角 ,看看有没有改善 ,如果有改善 ,确定一个最佳的数值后再调节延时时间 ,延时时间调整要看现场情况 ,如果低频音箱距离坐席近 ,就需要对低音做延时调节 ,同样也是看频谱仪屏幕 ,调整延时时间使曲线尽量平一点 。 把相位干扰减少到最低 。
6、频率均衡在做完上面的调节后 ,就需要调节系统的频率响应曲线 。 把频谱仪的测试话筒放在坐席区域内的一个位置 ,播放粉红噪声声源 ,观看频谱仪显示 ,对有缺陷的地方 ,利用均衡器进行修正 。 然后把测试话筒放到不同的地方 ,再反过来调均衡 ,多变化几个位置 ,反复调整均衡使各个区域的频响曲线都尽可能平直 ,均衡器就算大致调好了 。
7、动态控制设备调节一般动态调节设备就是压限器 ,压限器如果是链式连接串连在系统中的 ,一般都是作为保护系统使用 ,所以主要是利用压限器的限幅功能 。 限幅器的设置我一般这样操作:压限器设置为直通(BYPASS) ,输入输出增益设置为0分贝 ,压缩比设置为“无穷大” ,然后调音台送出粉红噪声信号 ,逐渐推大 ,观察功放的输入电平指示灯 ,当削波指示灯(CLIP)点亮后 。 接入压限器 ,调节启动电平旋钮 ,使功放输入削波指示关闭 。 然后把调音台输出提升6分贝或让输出电平指示灯达到+6分贝 ,再调一点启动电平 ,使功放削波指示灯刚刚开始闪烁即可 。 到此为止 ,系统的电平调试就完成了 ,至于音色调节和效果处理(包括效果器 ,激励器等)一般属于调音师的任务了 。 当然 ,在音响工程中 ,这也一般是由音响公司的技术人员来做 。
音响效果调节第二步:避免啸叫及演唱话筒音色的调试
①监听系统按第一步里面的方法调好一只话筒的电平 ,先不加调音台的话筒均衡 ,调音台通道推杆放在0分贝位置(如果给舞台监听的信号是取自推子后辅助输出就这样做) 。 话筒放到舞台上主要位置 ,打开监听输出总控(AUX)逐渐推高输出 ,等话筒引起某个频段啸叫后 ,微调AUX旋钮使啸叫稳定在某个音量水平上 ,然后调整对应的均衡器 ,使这个频段的啸叫消除 ,再继续提高音量 ,等另一个频段的啸叫产生后 ,再通过调节均衡器消除 ,依此类推 ,等调音台输出电平推杆或AUX旋钮调整到正常位置(比如0dB) ,话筒不再产生啸叫了 ,OK ,拉下调音台推子 。 此方法用于找出声场内容易引起共振的啸叫点 ,然后适当降低话筒通道的电平 ,找个人上台对着话筒讲话 ,再逐渐提高话筒音量到正常位置 ,如果还有啸叫的 ,再通过均衡器消除 。 操作要点:一定要控制好电平 ,让啸叫出现后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然后再调节就比较准确 。 操作一定要慢 ,不然一叫起来 ,就没办法逐个找到正确的啸叫点了 。 房间内的共振点一般都在5-6个点左右 ,如果反馈点过多 ,那就需要检查音箱的摆位是否合理了 。
②主扩声系统调完监听的啸叫点后 ,再按照同样的方法调节主扩声系统 ,如果主扩声是双声道系统 ,先关闭一个通道 ,推调音台的输入推子 ,逐渐加大音量来找啸叫点 。 调好一个通道后 ,关掉这个通道调另一个 ,两边都调好后 ,再把两个通道同时推起来再检查是否还有其他的啸叫点 ,再通过均衡器消除 。
2、在啸叫问题得到解决后 ,进行话筒音色的调节
①人声话筒用一只品质比较高的话筒作为参考 ,(我推荐使用SHUREBETA87A) ,调节话筒输入通道的均衡 ,使使用的话筒的音色尽量接近用来参照的高品质话筒 ,详细方法参阅我以前发的帖子 。 完成这一步后 ,话筒音色一般都能满足大部分演员的要求 ,然后让演员对话筒试音 ,按演员的要求 ,对调音台通道均衡做适当的微调即可 。
②加效果话筒原音色调整好后 ,可以把混响加入 ,用效果器选择合适的效果类型 ,打开调音台的对应的AUX输出 ,同时调整效果器输入电平和调音台辅助输出电平 ,对话筒讲话 ,看输出到效果器的信号是否过大或者过小 ,一般把此信号控制在0分贝 。 效果器混合比设置为100% ,然后逐渐开大效果器的输出电平 ,检测输出回调音台的电平是否正常 ,如果正常了 ,逐渐加大效果器返回的旋钮 ,根据演员的要求 ,把效果器的量设置到合适的水平 。 加效果以后 ,由于人工混响的存在 ,可能产生新的啸叫点 ,一般容易在低频段出现第一个啸叫点 ,最好效果器返回是接入到调音台的线路输入的 ,这时就可以调节这个输入通道的均衡来消除啸叫 。 soundman点评:作为一个正规的音响工程公司来说 ,配备专业的测试仪器我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毕竟很多客观的技术指标是不能够单靠耳朵来分辨的 ,利用仪器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正确的调试 。 当然 ,很多从事现场调试的朋友不具备这个条件 ,如果不借助仪器 ,很多人完全相信自已听音感觉,是存在有一定缺陷的,经验积累的主观判断可作为参照的 ,毕竟人和人的感受不同 。 长期从事现场调音的朋友有足够的听音感觉,如果加上正确的理解 ,同样是可以改善调试效果的,但前提是你必须深刻了解设备的各种客观技术指标在不同声场时所产生的变化 。 主观的听音调试建立在客观技术指标的基础之上,这能让你最大限度发挥你的调音能力,把设备的优势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上一篇:
视频会议的调试技术与技巧
下一篇:
扩声系统设备的检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