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录音座的主要性能指标
上架日期时间:2017-12-10 观看量:1926次
录音座的技术指标是其性能和质量的衡量标准 ,这里介绍其主要的五项技术指标 。
1)带速误差 ,带速误差与录音座的实际带速V与定额带速的相对误差的百分数来表示 ,即
带速误差=(V-Vo)/Vo×100%
模拟录音座的额定带数为4.76cm/s ,一般要求普及型机的带速误差小于3% ,高档机的带速误差应小于1% ,带速误差过大会引起音调变化 ,当带速误差大于5%时会使听感交差 ,令人生厌 。
对于盘式录音座 ,因用于专业录音 ,自然要求更高 ,专业用录音座要求带速误差在正负0.3%以内 ,录音座的带速误差会造成声音音调高低的变化 ,实际上带速在盘的带头和带尾是变动的 ,这是由于在盘中磁带的卷径变化而产生的张力变化引起的 ,此外 ,电源的电压和频率变动 ,压带轮的压贴力变化 ,磁带的恒速驱动机构(如主导轴轴径)不规则等 ,都会影响带速的偏差 。
2)抖晃率 指传动机构转速不稳而引起磁带上固定频率发生偏移 ,抖晃率用频偏f与固定符号fo的百分比来表示 ,即
抖晃率=fIfo×100%
抖晃的产生是由于机械传动部件的不规则 ,或磁带在运行过程中因张力变化、振动、电机力矩的脉动等原因使磁带运行速度随机变化而引起的 ,抖晃导致放音出现频率变动 ,使重放的声音变得颤抖、浑浊 ,由于人耳对于信号频率的变化比较敏感 ,因而对录音座抖晃率的要求较高 ,通常要求录音座的抖晃率小于0.2% 。
3)频率响应和频率特性 表示在给定的音频频率范围内 ,音响设备重放信号的均匀程度 ,理想情况是 ,在20Hz-20kHz的各音频段内 ,重放功率是相同的 ,通常在表示频率响应时 ,应给出偏差值 ,有20Hz-20kHz+0.5db ,录音座的频率响应与磁带的质量有关 ,一般来说金属带的放音频响可达30-18000Hz ,普通磁带的放音频响为50-15000Hz 。
一般将录音座的录音输入端的放音输出端之间的频率响应 ,称为录音座的频率特性 ,实际上应称为录音放音综合频率特性 ,它不包括话筒和扬声器的频率特性 ,可是通常录音机内部装有扬声器 ,有时还通过话筒录音 ,所以音质有关的频率特性还包括话筒和扬声器的特性 。
对于欣赏音乐 ,录音座的频率特性为40-15000Hz是足够的 ,当然在这个范围内特性必须平坦 ,对于教学、语言录音 ,频率特性为125-8000Hz 。
录音座的频率特性与磁头的频率特性有很大关系 ,磁头的放音频响差 ,靠电路是难以补偿好的 ,当然如果在电路上处理不当 ,好的磁头也不会有好的频响 ,频响的低音频段主要决定于磁头的轮廓效应 ,在电路上比较容易做得好 ,关键在于频响的高频段 。
4)信噪比 录音座的信噪比是指将其输入端短接后 ,其输出噪声与规定的输出信号之比 ,录音座的信噪比与磁带类型有关 ,金属带的信噪比可达70db ,普通带的信噪比只有50db 。
5)失真度 磁带录音座的失真可分为谐波失真和调制失真两种 。
(1)谐波失真 。
录音座的谐波失真是指信号从录音输入电路到放音输出电路之间 ,由于放大器磁头、磁带等非线性原因造成的信号失真 ,谐波失真的波形可以看成是一个与输入信号同频率的正弦波(基波)和许多为基波倍频的二次、三次……谐波成分所组成 ,谐波越多 ,谐波幅度越大 ,谐波失真就越严重 ,谐波失真度表示录音座重放输出信号与原声录入信号的差异程度 ,一般要求录音座的谐波失真要小于1% ,试验表明 ,人耳对音乐和语言的谐波失真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 ,而且奇次谐波失真比偶次谐波失真容易听出来 ,通常录音放大器和放音放大器的谐波失真可以通过电路设计做得很小 ,因此在录音时 ,失真的大小与磁带的使用条件有关 ,这时选择偏磁和录音电平十分重要 ,采用直流偏磁时 ,失真成分主要是二次谐波 ,采用交流偏磁时 ,主要是三次谐波失真 ,但若偏磁波形不对称 ,也会使二次谐波增大 ,录音电平也不能过大 ,特别是在高频段 ,如果录音放大器高频提升过大 ,那么高频动态范围会变窄 ,其失真也会增加 ,录音电平过低容易混入交流声或其他噪声 ,在放音时 ,功率放大器对谐波失真的影响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