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摇吧音响效果调试方法和技巧
披露时间日期:2017-09-30 访问 量:2587次
一:收紧超低频目的:创造爽快 ,干净的超低频效果
超低音分频在35-90赫兹 ,均衡器上衰减35赫兹以下频段 ,先把声音收紧不要拖泥带水 ,然后衰减125和160赫兹 ,超低音残留的这段声音一般有“嗡嗡”的感觉 ,大幅度衰减后声音马上会干净 ,爽快 。 注意:越是品质不高的超低音 ,下限频率尽量提高一点 ,省得浑成一片 。
二:加厚中低频目的:创造快速、饱满(而不是丰满)的中低频效果
手段:切除60赫兹以下频段 ,让低频端的反应速度加快 ,提升一点160赫兹 ,增加厚度 ,衰减250赫兹和400-600赫兹(一般是450赫兹左右视音箱而定) ,消除中低频“空空”的声音 ,让中低频段声音尤其是鼓点的音头变得扎实而且干净 。 注意:品质不高的全频音箱的低频单元下限的声音一般比较散 ,既然做不到浑厚 ,那就提高下限先保证干净 。
三:打磨中频目的:让中频声音变柔顺、清晰
手段:先衰减1000-1500赫兹左右的频段 ,此时中频声音开始变薄 ,也变柔 ,冲耳朵的硬度感觉消失 。 再衰减2K左右的中高频段 ,此时中频就没有刺耳的感觉了 。 注意:品质不高的音箱 ,中频也是比较散乱 ,切薄中频 ,往往事半功倍 。
四:粉碎高频目的:创造清晰 ,有空间感 ,没有压力的高频效果 。
手段:高频的低端3K附近一般能量比较大 ,人耳对此频段也敏感 ,容易产生刺耳的感觉 ,先对此频段做一些衰减 ,由于掩蔽效应 ,低端衰减后可以突出高频段的细腻和空间感 ,6K附近容易产生喧嚣感或浮躁感 ,也适当衰减 ,DJ用的碟一般高频上限不超过16K ,在12K附近提一点点(大约2-4DB) ,让高频细碎一点 。
注意:一般国产高频单元上限不高 ,以其提升高频上限不如衰减高频下限 。 好了 ,干完这些 ,放一张HOUSE或者R&B音乐 ,看看是不是变得有点舒服了 。 这些招数只是根据本人的感觉提供的概念性意见 ,具体怎么玩 ,根据现场、设备、音乐风格做细化调整 。 另外 ,这种方法玩的是“做”声音 ,以主观感受调节 ,玩的是商业效果 ,如果讲什么传输频率特性平直 ,就不属于此范畴 。
超低音分频在35-90赫兹 ,均衡器上衰减35赫兹以下频段 ,先把声音收紧不要拖泥带水 ,然后衰减125和160赫兹 ,超低音残留的这段声音一般有“嗡嗡”的感觉 ,大幅度衰减后声音马上会干净 ,爽快 。 注意:越是品质不高的超低音 ,下限频率尽量提高一点 ,省得浑成一片 。
二:加厚中低频目的:创造快速、饱满(而不是丰满)的中低频效果
手段:切除60赫兹以下频段 ,让低频端的反应速度加快 ,提升一点160赫兹 ,增加厚度 ,衰减250赫兹和400-600赫兹(一般是450赫兹左右视音箱而定) ,消除中低频“空空”的声音 ,让中低频段声音尤其是鼓点的音头变得扎实而且干净 。 注意:品质不高的全频音箱的低频单元下限的声音一般比较散 ,既然做不到浑厚 ,那就提高下限先保证干净 。
三:打磨中频目的:让中频声音变柔顺、清晰
手段:先衰减1000-1500赫兹左右的频段 ,此时中频声音开始变薄 ,也变柔 ,冲耳朵的硬度感觉消失 。 再衰减2K左右的中高频段 ,此时中频就没有刺耳的感觉了 。 注意:品质不高的音箱 ,中频也是比较散乱 ,切薄中频 ,往往事半功倍 。
四:粉碎高频目的:创造清晰 ,有空间感 ,没有压力的高频效果 。
手段:高频的低端3K附近一般能量比较大 ,人耳对此频段也敏感 ,容易产生刺耳的感觉 ,先对此频段做一些衰减 ,由于掩蔽效应 ,低端衰减后可以突出高频段的细腻和空间感 ,6K附近容易产生喧嚣感或浮躁感 ,也适当衰减 ,DJ用的碟一般高频上限不超过16K ,在12K附近提一点点(大约2-4DB) ,让高频细碎一点 。
注意:一般国产高频单元上限不高 ,以其提升高频上限不如衰减高频下限 。 好了 ,干完这些 ,放一张HOUSE或者R&B音乐 ,看看是不是变得有点舒服了 。 这些招数只是根据本人的感觉提供的概念性意见 ,具体怎么玩 ,根据现场、设备、音乐风格做细化调整 。 另外 ,这种方法玩的是“做”声音 ,以主观感受调节 ,玩的是商业效果 ,如果讲什么传输频率特性平直 ,就不属于此范畴 。